首页 栏目首页 > 资本 > 正文

天治基金林轩毅:全年汽车需求增长乐观 把握智能化细分赛道机会

嘉宾介绍:林轩毅,天治基金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研究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汽车板块波动剧烈,年内汽车销售情况怎么看?国内车企出口潜力如何?汽车智能化目前发展到哪一步了?智能化细分赛道具体有什么投资机会?对此,天治基金林轩毅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林轩毅表示,汽车需求在价格战缓和之后的五六月明显回暖,对于全年的需求来讲,个人偏乐观。虽然去年整个三季度的基数会比较高,呈现淡季不淡的状况,但是从全年维度来讲,今年还是应该能保持比较好的同比增长。

其指出,国内汽车出口的潜力非常大,在未来是可以去预期能达到一个千万辆的规模。中国品牌以及中国的产品力在全球范围内确实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所以中国的汽车出口还是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持续性。同时智能驾驶作为新东西会带来很多增量的零部件配置以及升级,摄像头,毫米波雷达、预控制器等环节都是不错的赛道。

以下为文字精华:

1.天治基金林轩毅:乐观看待年内汽车需求增长

提问:近期国家层面不停的提到要促进汽车消费,日前13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想以更大的力度释放汽车市场的消费潜潜力,汽车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有多大?

林轩毅:从全球范围内去看,汽车产业链强的国家基本上经济也都比较强,因为汽车产业的体量比较大,产业链也比较长,整个上下游的关联度会非常高,而且在整个消费中的占比也比较高,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

国内宏观经济需求侧的指标,比如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等。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类的零售总额占比接近10%,在各类的零售商品零售额中占比是最高的。

另外就是说由于汽车的产业链比较长,上下游的关联度高,产业链的拉动效应是会非常明显的。比如说我们汽车的制造业的每增加值有一元,对上下游关联产业链的拉动会大于这个数,所以来讲汽车的消费非常重要。

提问:回顾历史看过去出台过哪些汽车消费政策以及最后的效果都怎么样呢?

林轩毅:我们回顾过去的历史,实际上实施过的主要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有两个,车辆购置税减免以及是汽车下乡。

我们国家在09年、15年、19年以及22年都出台过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来提振内需。其中09年、15年、22年主要是购置税减免优惠政策,19年主要是以汽车下乡为主,虽然措施相似,但是最终的结果表现来看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我们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购置税减免政策为例,像09年10年这一波购置税减免优惠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汽车的销量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09年10年汽车销量增速分别达到了45%和32%,第二次的政策实施的节点在15年10月到16年12月,从效果上来讲,16年全年的乘用车的销量增速是15%左右,这一次的效果也不错,但是会弱于上一次政策对于车市的推动作用。

但是刺激的一个强弱还是要结合整个汽车行业的一个大周期,以及宏观经济的一个周期,综合来看。另外汽车消费的这种繁荣往往跟我们居民的这种总体需求扩张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汽车的优惠政策的效果也受着多方面的影响。

提问:如何看待今年国内的汽车消费需求情况?

林轩毅:对于今年汽车需求的预期,随着月度数据,包括周度数据的更新之后,在不断变化,一季度大家可能会偏悲观,因为数据端不是特别好。

中汽协数据显示,一季度我们累计销量是在607万辆,同比是有6个点的下滑,需求端受到了很多因素的扰动,比如说去年底的燃油车购置税补贴退坡,以及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导致的需求透支,导致消费者的观望情绪会比较重一些。

汽车需求在价格战缓和之后的5月份6月有明显的回暖,中汽协的数据给了半年度的销量,同比接近10%的增长,所以对于全年的需求来讲,我个人还是偏乐观的。

虽然去年整个三季度的基数会比较高,呈现淡季不淡的状况,但是从全年维度来讲,今年还是应该能保持比较好的同比增长的。

2.天治基金林轩毅:新能源车出口增速较快

提问:下半年我们是否需要担心汽车的价格战呢?

林轩毅:一季度整体需求不是太好,前面也提到过,这个是最根本的原因。率先打价格战的是新能源车,导火索就是特斯拉年初的降价,带动部分自主品牌电动车的降价,通过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去增厚订单。

因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也比较高了,22年新能源车的渗透也接近30%,所以对燃油车的这种挤兑效应会比较明显。

再加上22年下半年购置税减免政策的给燃油车带来销量透支,加上前面也提到过的国6a切换国6b,大量的库存没有消化,导致燃油车不得不去进行大幅降价促销,带来一系列降价连锁反应。

从下半年来看,这些影响的因素都在逐渐的消除,目前价格战也有一定缓解,然后加上国6a切换,国6b国家也给了6-12个月左右的销售过渡期,对于库存的压力来讲也是一个缓解,再加上最核心因素,需求确实有明显的一个转,所以不太可能再次出现像上半年那种程度的价格战。

提问:中国的汽车出口在全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林轩毅:我们国家的汽车出口从21年开始就迈入到了比较好的高质量发展的阶段。21年我们出口了201万辆,同比有101%的增长,22年是出口了311万辆,同比有54%的增长。今年上半年看,汽车的出口依然延续了非常亮眼的表现,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了214万辆,同比有75%的增长。

大家乘用车这边大概是有178万辆的出口,同比增长88%,商用车这边大概是36万辆的一个出口,同比增长32%。

新能源车这边有53万辆的出口,同比增长1.6倍,所以整体的数据会非常好,出口这一块也是继去年超过德国之后,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出口也超过了日本,登顶了世界第一。今年我们一季度整个汽车出口是两107万辆,是目前第一类出口大国。

提问:从出口的结构看,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谁是出口的主力?

林轩毅:燃油车的比例可能会更高一些,但是新能源车的一个复合增速会非常快。

我们看20年到22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出口量由之前的22万辆增加到目前的104万辆,就年均复合增速在118%,所以而且占比也从之前的20%提到了31%,新能源车还是非常快的。

提问:看来新能源车出口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看待汽车出口的持续性呢?

林轩毅:首先我们整体的汽车出口的潜力还是非常大,在未来是可以去预期能达到一个千万辆的规模。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主要其他的一些汽车进出口国,比如说像日本、德国这些国家,在这个疫情之后进出口量是有所下滑的。

全球的新能源渗透率还处在一个加速向上的阶段,21年是一个拐点,22年渗透率也已经达到13%,然后我们国内的这一块的步伐还是比较领先的,我们国内的渗透率已经接近30%了,而且中国品牌以及中国的产品力在全球范围内确实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所以中国的汽车出口还是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持续性。

3.天治基金林轩毅:看好汽车智能化投资机会

提问:最近有不少智能化很优秀的且性价比很高的车型上市,你能否和大家说说目前国内汽车的智能化的发展情况?

林轩毅:目前我们国内 L2级别以上的一个乘用车销量的渗透率,已经从22年年初的22%左右提升到二三年一季度35%左右,像造车新势力品牌有二级以上的这种渗透率基本占70%以上,头部的这种自主品牌,L2级以上的渗透率也有30%,所以 L3级别的自动驾驶离我们也不远了,目前我们也是能看到国内已经到了车企大规模去布局这种城市NOA的前夕,因为部分车企的城市MV功能会在年内大规模落地,从之前的一个高速场景下的一个辅助驾驶,逐步拓展到城市的这种城区道路的一个辅助驾驶。

伴随着后面整个数据量的增加和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更多的城市OA可能会在24年25年大规模落地,就另外一点大家可能也能感受到智能化的产品已经不单单是在高端车型上去搭载了,我们很多评价车型,也在快速的搭载这些智能化产品,因为随着整个软件上算法的一个提升,去实现这种智能驾驶功能所需要的硬件配置,它是在减少的,成本上已经可以允许我们在平价车型上去使用智能化配置了。

提问:汽车智能化也给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大最近大家讨论的比较火热的特斯拉FSD以及国内车企纷纷推出的通勤 NOA智能驾驶,能否给大家详细讲讲。

林轩毅:对FSD是特斯拉的一个自动驾驶产品中的最高端的一款产品,就特斯拉整个三个等级的自驾产品由低到高分为基础版、增强版和FSD也就是所谓的完全自动驾驶。

其中基础版和增强版在国内销售的车型是已经落地了,但是目前FSD还没有引入国内,但是可以在购车的时候进行付费选装,等到后面的FSD引入国内才可能安装上车。目前FSD是在北美地区有推出,还处在测试版本,仍然是需要驾驶员去进行实时的监控车辆状态,还是属于一个L2级别的高阶辅助驾驶。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高速领航,城市道路领航,自动泊车等等。

就目前FSD的功能还是在北美进行公开测试,它需要通过这个FSD使用者的真实的实际驾驶的数据去反哺它的软件算法能力。

提问:您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方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林轩毅:特斯拉它自动驾驶的方案运用的是一种纯视觉的方案,认为自动驾驶可以完全依靠这种摄像头实现感知和目标的识别,这种方案下的成本优势确实能更好地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加速实现规模化量产。

像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最新的配置,它会搭载12个摄像头以及一个4D的毫米波雷达,它是基于 Transformed的大模型推出的一种端到端的驾驶方案,相当于是把摄像头的2D感知转化到3D视觉,它不需要使用这种高精地图,包括这种激光雷达这种比较昂贵的配置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目前国内的车企的自动驾驶方案确实也在朝着这样的研发方向走。

提问:特斯拉的这种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会面临哪些困难?

林轩毅:国内的整个道路环境和行车条件跟国外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像特斯拉的这种纯视觉方案,可你可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个就是国内道路的设施,比如说像违章拍摄和晚上这种监控系统,它的补光的灯都非常亮,在这种强光的照射环境下,如果仅仅是依赖这种摄像头,可能会出现逆光或者是视野受阻的一种情况。

第二个人比如说在一种恶劣恶劣的天气下,特别像大雾大雨这种条件下,它摄像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也会考虑去加配一些激光雷达,或者是添加毫米波雷达,去可能会更加稳妥一些,因为你如果过度依赖这种软件来弥补硬件的功能,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个国内的这种交通环境会比较复杂,因为路上的车会比较多,像这种拉货的三轮车,电瓶车以及那种外卖车,而且国内这种交通密度会比较大,行人也比较多,这会给这种纯视觉的方案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短期看纯视觉解决所有的场景问题难度还是不小的,还是要等到未来特斯拉FSD进入国内之后的视觉效果,使用效果来进行评判。

提问:我听说汽车智能化也有很多赛道,你最看好哪些细分赛道以及为什么?

林轩毅:智能驾驶作为新东西会带来很多增量的零部件配置以及升级,像在感知层面以及执行层面都会有比较大的一些变化。比如说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毫米波雷达,还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这些传感端产品的保障,是因为他们确实是信息采集的关键,所以在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它对于传感端产品的需求的拉动会比较明显。

从执行端来看,在这种智能化的趋势下,以前这种传统的纯机械的或者是纯电控这种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它也会逐渐的被替代掉,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会成为标配,随着这种转向和制动进入到线控的时代,电子电器架构也需要从之前的这种分布式走向这种集中式。所以总体来看像摄像头,像毫米波雷达、预控制器这些环节都是不错的赛道。

提问:在7月份的时候,大众和国内的一家车企发了一个联合公告,大众向其增资7亿美金,收购5%的股份,双方达成了一个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智能化汽车车型,你怎么看待这个事件?

林轩毅:这个事件是一个突破性的意义,就是中国汽车智能驾驶产品产业链的价值开始被全球认可的开始。

根据协议公告,在合作初期,双方就是要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去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会补充基于大众m1b平台的一个产品组合,并且在2026年走向这个市场。

两家合作是为了建立长期深度战略合作,各自优势互补的目的,但国内的这家车企会提供智能驾驶系统以及这种智能座舱的产品,大众是会负责这种上车体的设计以及整车的一个定位,双方会共享这种更大规模的数据。

这个协议充分体现了国内车企在技术端得到的认可,未来也有望看到更多的车企将自己智能化的一些技术不断输出到全球市场上。

提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个人怎么参与汽车板块的投资呢?

林轩毅:还是去选择渗透率比较低,而且加速提升的这些赛道去布局,就像前面提到的这种智能化的一些方向,因为汽车总量基数还是比较大的,像同比的增速是没有过去基数低的时候快的,但是智能化作为纯增量的一些环节,未来随着不断的有更多的这种智能化车型的落地,确实能比较充分的去享受量价提升的逻辑。

提问:如何看待目前汽车板块的估值水平?

林轩毅:目前板块的估值水平整体处在中性合理的位置,看近三年整个PE的分位数大概在30%多,细分来看,整车板块的估值相对于零部件来讲可能位置会更低一些,因为最近汽车智能化这一块零部件的股价还是有一波涨幅的。

提问:目前来看汽车板块的风险点在哪里?

林轩毅:大的风险点主要还是要持续的去观察总量需求上的变化,因为投资者对总量上的需求还是有一定分歧,这也是股价波动的主要原因。

比较好的一个方面是目前看到的这种高频的周度和月度数据还是比较不错的,需求的韧性应该还是有比较好的一个持续,另外确实也需要关注价格内转的一些风险,因为虽然比较难像出现像上半年那样的价格战,但是也不排除像个别一些订单厚度不够的一些车企,可能会进行降价去拿更多的订单。

提问:政策刺激背景下,汽车板块的反弹能持续吗?

林轩毅:能有比较好的持续性,因为终端需求还不错,是板块持续向上的一个基础。另外今年的一个原材料价格有明显的下跌,对于部分零部件企业来说,成本端的压力也有一些明显的释放,盈利端的增速可能会好于行业增速。另外下半年开始去切换看明年的估值,整个性价比还是比较不错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